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
D.仁——存天理,灭人欲 |
英国1832年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867年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责任内阁制的发展 |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C.工业革命的发展 | 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有人谗尔为康党”。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为自己辩护非常高明,其高明之处在于
A.承认是康党,求得慈禧宽恕 | B.承认是康党,为戊戌变法辩护 |
C.把自己和康党划清界限 | D.以退为进,把主张变革的洋务派都牵扯进来 |
有学者认为宋代正处于从特权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初始阶段。下列描述南宋临安社会生活的各项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夜市直至三更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 B.白话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中下层市民 |
C.街头讲史艺人有进士等知识分子称谓 | D.民间所创服饰在上流社会流行开来 |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日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725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30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
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 | 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的统一 |
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 | D.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知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的双方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 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