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战争 |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
C.保障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最有可能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 D.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
民国九年,潍县南关小学的国语语文有《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自由》、《缠足之害》、《开矿》、《葡萄酿酒》、《瓦特发明蒸汽机》、《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等。材料说明当时的学校教育注重
①提倡科学,中体西用②培养学生自由平等思想③宣传实业救国思想④传播经世致用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是对该表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项目 |
1865年 |
1894年 |
增幅 |
进出口总值 |
12019.7 |
28605.9 |
137.99% |
进口值 |
16003.6 |
14605.4 |
143.28% |
出口值 |
6016.1 |
14000.5 |
132.72%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马克思在1857年的《波斯与中国》中写道:“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在这段话里,马克思
A.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任略的斗争精神 |
B.斥责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
C.肯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 |
D.认为英国侵略军具有骑士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