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
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注释 岁满:任职期满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
②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
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 |
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因: 因为 |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写: 描摹 |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徒: 门徒 |
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 B.②③⑥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 当了道士。 |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 |
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⑵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10字)
(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100字左右)
文言文阅读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
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
,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 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②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距可数百步 可:大约 |
B.盍处一焉,以谢山灵盍:为什么 |
C.微子言,不及此微:如果没有 |
D.如披草寻磴披:分开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组是( )
A.①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②蟹六跪而二螯 |
B.①日之夕矣,舟泊前渚②句读之不知 |
C.①呼舟子劳以酒 ②皆以美于徐公 |
D.①较诸二子,不多乎哉?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
B.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
C.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
D.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
作者没有走出船中一步,为什么说“快矣哉,是游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
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
(1)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译文:
(2)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译文: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时天下扰乱扰:乱 |
B.除武都郡丞除:除去 |
C.不盈数月辄致丰积致:取得 |
D.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甄:鉴别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B.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
C.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 而乃以手共搏之 |
D.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
(2)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属:写 |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 |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 ![]() |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