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50%,同时,温总理强调指出:我们的承诺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为,是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更是对中国人民的福祉负责而作出的决定,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的承诺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根据的减排目标挂钩。
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主张和立场。(12分)
材料一:据报载,某饭店经理张某在地方税务局工作人员追查假发票时,不仅不配合检查,而且采取藏匿、转移等手段逃避检查,更为严重的是,该经理伙同其他人员打伤了几名税务干部。
材料二:为了加大打击违反税法行为的力度,国家决定组建税务警察队伍。
材料三:某著名演员王某不仅本人坚持按章纳税,一次主动缴纳本人税金18 000元,且教育本单位其他人也主动缴税,该单位无一人偷税、逃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组建税务警察队伍?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依法纳税必要性的认识。
李某的小卖部里有一部电话,在自己使用的同时也向外开放,每天来交费打电话的人络绎不绝。电信部门每月按家用电话标准向李某收取电话费。税务人员在实施纳税检查时,要求李某按税法的规定就话费收入纳税,李某则向税务人员讲,其按月向电信部门交了电话费,为什么还要向税务部门缴税呢?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若你是税务人员,应怎样说服李某纳税?
(2)李某所缴税属哪一税种?其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分别是什么?
据统计,我们所缴纳的每100元税款中有17.6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有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有8.7元用于改善治安状况,有3.7元用于资助他人,还有用于国防、科学技术的研究,等等。作为一名纳税人,我们也时刻享受着纳税带来的文明、安宁和幸福的社会环境。
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根据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辨析:在我国,国家只要提高税率,就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就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每年冬春,上海园艺工人都要修剪行道树。修剪下来的树枝成为数量巨大的垃圾难以处理,过去的处理办法是焚烧或者运往郊区填埋,现在改为送到工厂作为制造板材的原料。
(1)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本题所述过去和现在处理树枝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
(2)循环经济是一种“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经济。请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符合或违背循环经济理念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