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8月1 5日,K市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本市民主党派座谈会,听取民主党派对本市创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上民盟代表发言指出,虽然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但创建活动给本市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为此,民盟认为,本市应停止申报和审批新的示范高中,并妥善处置好已启动创建工作但尚未验收的学校的遗留问题。会后,K市市委、市政府综合民主党派的意见,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决定暂停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审批,现有示范高中要从硬件建设、规模扩张转到软实力建设上来。
(1)你认为K市市委市政府在发展教育问题上为什么要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2)有的同学认为,发展教育是政府的职能,K市市委没必要参与本市发展教育的决策。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即俗称的一带一路规划,行动文件则是愿景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随着“一带一路”的行动与愿景已经正式发布,从4月13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将使一带一路规划与愿景在国内外进一步深入人心,影响将继续扩大,规划的实施也将更为顺利。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巨大,为中国和相关国家将带来众多市场发展机会。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请回答“一带一路”的具体含义。并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两条主题鲜明的合理化建议,要求字数不超过15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
材料二: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面对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推动全民阅读要研究如何使阅读内容更加适应碎片化时代,以碎片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可行的举措是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使优秀阅读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适合碎片阅读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参考。为推动阅读,我国已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这仍未改变我国公共阅读资源的稀缺、公共文化服务所提供的阅读与公众自身常常关系不大等现状。因此,全民阅读活动要真正有成效,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号召,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区分不同的人群,做到有针对性,还要持之以恒。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材料三:当下中国的国民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某权威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
(3)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国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进行评析。

材料一:“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家》这首歌感动了很多人。千百年来,爱国成为人类至高无上的品德和情怀。不同时期,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书写着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
(1)国家与个人是1和0的关系,没有前面的那个1,后面的无数个0便失去了意义。请分析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导弹之父孙家栋朴实的话,代表了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心声。“航母英雄”罗阳因过度劳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中国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80后”大学生吴金城,放弃去深圳教书的机会,回到贫瘠的家乡,一边教书。一边磨豆腐,用卖豆腐的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豆腐老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大爱。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学习他们的爱国行为?
(3)某校高二年级文科班,准备走进社区,以“爱国”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及当前现实,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字以内。

材料一:经济增长正能量不断累积

(1)你如何认识图2中数据的变化?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如何继续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材料二:《人民日报》从2015年03月02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中国品牌 中国故事》专栏,讲述中国品牌背后的中国故事,向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


(2)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关知识,阐述华为成功的原因。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理解“世界对中国品牌的认识,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认识。”

春暖花开之际,我省某校高二年级开展以“走出书本,走进社会”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邀你同行。
走进企业:感悟民营经济活力
同学们参观了我省一家著名高新科技民营企业,了解到安徽省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2014年,民营经济发展提速,活力进一步激发.
2014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表

注:截至2014年底,全省私营企业45.6万户、个体工商户183.4万尸,但同江浙相比,安徽民营企业在数量、质量、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制约安徽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说明安徽省重视发展民营经济的经济依据。
走进乡村:体味新型城镇化
安徽省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2015年2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坚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原则,围绕“人、地、钱、规划、建设、管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广包容的城镇化道路。
(2)安徽试点方案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方法?
参观安徽好人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安徽好人馆以图片、实物、视频、互动等多种形式,直观生动展现了829位入列“中国好人榜”的安徽好人事迹。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好人是人民的好公仆,企业的好职工,邻里的好心人。
(3)请从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角度,说明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