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幽王荒淫无道 | B.分封制下,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
|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
| C.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 D.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
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 B.此后中国开始以中华帝国纪年 |
|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 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 |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
|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
|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
|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
|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
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的是( ) 
| A.否定巴黎公社 | B.确立共和政体 |
| C.阻止保皇派复辟 | D.建立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