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依次是:
①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分离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源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
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
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
D.图4为高等动物的同源器官,可以帮助追溯它们的共同起源 |
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后而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下图所示)。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育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A.胀泡的出现是DNA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 |
B.被标记的尿嘧啶是催化mRNA合成的酶 |
C.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
D.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
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两亲代果蝇杂交,子代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亲本雄性和雌性的基因型分别是
A.XbYb、XBXB B.XBYb、XBXb C.XBYb、XbXb D.XbYB、XBXb
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各项中,可能是该植物基因型的是
A.ABCd | B.AaaaBBbb | C.AaBbCcDd | D.AaaBbb |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