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国际格局?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1向图2发展趋势转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古至今,民主法制建设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二 1787宪法是新大陆第一份具备高度法律意义的文件,与之相当的就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和1787宪法都包含了私法和公法两大门类。但是,在罗马,这两大门类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区分,甚至也不存在形式上的划分,而1787宪法则以公法和私法之间严格的内容和逻辑划分为特征和性格。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之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部法律对世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相同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以英、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中的作用,并概述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
(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在冷战后的重要表现(任举两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1)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材料一、二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成为国内外学界、政界热议的课题之一。讨论发展模式问题,需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摘编自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材料二 代议制民主要成为真正的民主制,就应该是代表全体的民主制,而不是仅仅代表多数人的民主制。漏掉少数,全体就出现了空白,就不再是民主。少数和多数一样都应享有充分的代表权,按比例分配。
——摘编自密尔《代议制政府》
把代议制同民主制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的领土与不同数量的人口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托马斯·潘恩《人权论》
材料三 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构想为基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留下每代人智慧烙印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唐代的“三省体制”。(9分)
(2)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是如何体现材料二所述的观点的。(6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说明了什么?(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