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多数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而鸡属于ZW型(雄:ZZ,雌:ZW)。鸡具有一些易观察的性状,且不同相对性状之间的差别明显,易于分辨,因此常作为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下面是一组关于鸡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研究,请分析回答:
(1)鸡冠的形状是由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R、r决定,有四种类型,胡桃冠(A_R_)、豌豆冠(A_rr)、玫瑰冠(aaR_)和单冠(aarr)。
①两亲本杂交,子代鸡冠有四种形状,比例为3:3:1:1,且非玫瑰冠鸡占5/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让纯合的豌豆冠鸡和玫瑰冠鸡杂交,子一代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代与亲本鸡冠形状不同的个体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某养鸡户的鸡群中没有玫瑰冠个体,而另外三种鸡冠雌雄个体都有,欲通过一代杂交获得尽可能多的玫瑰冠鸡,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两种亲本杂交。
(2)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由另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B)对非芦花(b)是显性。芦花鸡羽毛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有黄色斑点。若欲确定B、b基因的位置,可选择纯合的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杂交。
①若F1代表现型为________,则可以肯定B、b基因位于Z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W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等位的基因)上。
②若F1代全为芦花鸡,则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若欲再通过一代杂交作进一步的判断,其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③假设实验已确定B、b基因位于Z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现有一蛋用鸡养殖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他们扩大养殖规模时,请你告诉他们-种亲本配种的方法及筛选的措施,以实现他们的愿望。
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筛选措施:____________。
(3)近几年,鸡禽流感在全球蔓延,注射流感疫苗成了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简述该实验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T细胞将参与体液免疫的阶段。
(2)由图一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控制有关的分泌,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4)有学者认为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二示实验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是否成功?。将诱导成功的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测血糖含量,在进行细胞移植时需用同一品系的小鼠,其目的是。
(5)有关免疫机理存在克隆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各种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表面带有与某种抗原互补的受体,当某种抗原侵入后,少数淋巴细胞能与抗原选择性地结合,并恢复分裂能力。产生大量带有相同抗体的淋巴细胞群。按照克隆选择学说,如果体内的某淋巴细胞消失或丧失其功能,就不能与某种抗原结合并发生免疫反应。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学说。
实验材料:6只健康小自鼠,放射性同位素(发出射线定向杀死特定的淋巴细胞)标记的甲种抗原,注射器,正常未标记的甲种抗原,乙种抗原等。
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示踪法
实验步骤:①将小自鼠均分成三组,标号A、B、C。
②A、B两组均注射,现象为不发生免疫反应;
给C组小自鼠注射,现象为发生免疫反应。
③给A组小鼠注射,A组不发生免疫反应;给B组小鼠注射
,B组发生免疫反应。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请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_____________kcal/(m2·a),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动的。
(3)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上图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____(大于、等于、小于)能量输出。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a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当手指无意间碰到针尖时,感受器发生兴奋,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在缩手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___________形式传导的。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表示)。
(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_____________的控制。
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
平均根长(cm)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1)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________(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设计不够严谨,还需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还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A所示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__期。
(2)C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所示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染色体数与DNA含量之比为1:2的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