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近几年来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 |
1978 |
1986 |
2000 |
2004 |
2006 |
2008 |
基尼系数 |
0.317 |
0.385 |
0.41 |
0.438 |
0.469 |
0.481 |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用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份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虽然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向好的势头,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决不能盲目乐观。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前景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外部需求下滑压力依然很大。二是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三是因外需减弱使国内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四是短期内大幅度扩大内需的难度很大。因此,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动摇。必须把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与防范风险、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切不可顾此失彼。
(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应怎样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三:一些西方国家希望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首先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9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精彩演讲,倡导提振信心,呼吁同舟共济,推动金融改革,强调平衡发展,呼吁国际社会凝聚共识、携手行动、共克时艰,体现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坚毅和冷静、推动经济增长的决断和责任。
(3)请运用政治常识,谈谈你对“中国首先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最大贡献”的理解?
材料一图表 1 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国进出口贸易逐月情况对比
注1: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3.7%。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6.1%;进口2.9万亿元,下降1.2%;
注2: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商品是拖累我国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商品,拖累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了3.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了103.6%;拖累我国进口增长比较突出的是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类商品,其向下拖累进口减少了4.3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了267%。
材料二合同总金额807.79亿元人民币,全长折算单线里程1385公里……当地时间2014年5月5日,中国铁建中土集团与尼日利亚签订尼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这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历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工程承包项目。当地时间5月5日,中国铁建中土集团与尼日利亚交通部签订尼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合同总金额暂定131.22亿美元,折合807.79亿元人民币,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参加签约仪式的中国铁建中土集团董事长刘志明说。“这将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历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不仅刷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纪录,也将成为中国标准走出去的里程碑。”
材料三随着国内市场遇冷,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转向海外投资以分散风险。仲量联行2014年5月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今年一季度,中国机构投资者对海外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5%,达21亿美元;其中对住宅开发的投资额同比飙升80%。报告称,中国机构投资者对海外住宅开发用地的兴趣正不断增长。其中,绿地集团近期在伦敦、洛杉矶和悉尼大量购地,以及碧桂园首次进军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都印证了这一新趋势。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标准走出去”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一、二、三,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材料一 南京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停课、上海机场能见度过低暂停航班起降、山东沿海雾气弥漫上演“海市蜃楼”……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正笼罩着中国。从北往南的中国人开启了“抗霾式生存”模式。
2014年12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安徽东部和北部、江苏、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4-5级,上述大部地区有中度霾,其中,江苏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尽管中国严抓大气污染治理,但是并没有太大成效,对比去年多个城市在1月份多日陷入雾霾来看,今年的雾霾也将会在冬季频频发生。”
材料二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主要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主要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细微颗粒物(包括PM2.5)构成。雾霾天气会造成空气质量的恶化,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损害。
PM2.5的来源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如何共同参与,解决雾霾问题。
(2)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天地人和”、“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当前,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我们似乎淡忘了这一传统,亟需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的认识。
(3)请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亟需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的必要性。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抵达里昂,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法关系历经风雨,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日益成熟稳健。我期待在访问期间同奥朗德总统等法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广泛接触法国各界人士,共同总结中法建交50年来成功经验,共同规划未来,为中法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1)法国的政体是什么?法国政体有什么样的特点?
(2)有的同学认为,中国和法国一样都实行代议制,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对此,你作何评价?
【经济学常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当天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积累新经验,对激发我国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请简要分析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2)结合古典经济学,分析中国如何赢得新形势下经贸发展的优势。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于2014年4月18日开始每周五晚上9点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纪录片一共七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
材料一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能够再次走红,也与当前社会普遍的食品安全现状有关。正如网友在微博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其实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一个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添加剂、致癌物、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当我们从纪录片中感悟到“舌尖”的文化与乡愁之后,或许更应该想想,如何让日常生活中的那个“舌尖上的中国”,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好。
材料二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讲述了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与以往的国产纪录片制作的步骤不同,《舌尖上的中国》依据西方美食学的理论进行建构,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细节表达方式更贴近观众,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网友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怎样实现文化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