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1︰2的是
A 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 氘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 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 Na2O2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1mol Cl2通入含有2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 |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
D.向银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Ag(NH3)2]++OH﹣+3H+=Ag++2NH4++H2O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消耗1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
B.标准状况下,0.5mol氦气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C.15g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
D.0.1L 2mol·L﹣1的(NH4)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2NA |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熔点:Al>K>Na | B.微粒的半径:Cl﹣>Na+>Mg2+>A13+ |
C.热稳定性:HF>HCl>HBr>HI | D.仅结合质子能力:AlO2﹣>CO32﹣>F﹣ |
化学平衡状态I、II、III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编号 |
化学方程式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979K |
1173K |
|||
I |
Fe(s)+CO2(g) ![]() |
K1 |
1.47 |
2.15 |
II |
CO(g)+H2O(g) ![]() |
K2 |
1.62 |
b |
III |
Fe(s)+H2O(g)![]() |
K3 |
a |
1.68 |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B.增大压强,平衡状态II不移动
C.升高温度平衡状态III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反应II、III均为放热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将E(g)和F(g)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并于5 min末达到平衡:2E(g)+F(g)2G(g)。有关数据如下:
E(g) |
F(g) |
G(g) |
|
初始浓度(mol•L-1) |
2.0 |
1.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c1 |
c2 |
0.4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min内,v(E)=0.04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E的浓度,则达平衡时E的转化率会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时n(E)=3.0mol,则反应的△H>0
D.平衡后移走2.0 mol E和1.0 mol F,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G)<0.2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