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1~3题。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A、S1和S2相等 B、S1约为S2的一半
C、S1约S2的1.5倍 D、S1约为S2的两倍飞机从图中A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一直向西 | C.西北—西南 | D.东北—东南 |
若B点两侧日期不同,则
A.A点的日期早于C点的日期 |
B.B点恰好是当日12点 |
C.C点比B点迟6小时 |
D.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小于全球的一半 |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
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
C.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时刻要早 |
D.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负相关 | B.正相关 |
C.有的年份正相关,有的年份负相关 | D.没有相关性 |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大气层 |
C.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
读我国某城市通常的作息时间表(表中所给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A.沈阳 | B.西安 | C.乌鲁木齐 | D.武汉 |
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日地距离的变化 |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中心表示极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A、B、C、D字母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正确的是
A. A—夏至日 B. B—冬至日
C. C—春分日 D. D—秋分日有关图中各时间段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至B,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
B.B至C,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
C.C至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
D.D至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增大 |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图中P点
A.当地时方时为6︰00 | B.位于昏线上 |
C.当地运动物体向东发生偏向 | D.当地日出时间早于6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