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完成1~3题。

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A、S1和S2相等  B、S1约为S2的一半
C、S1约S2的1.5倍  D、S1约为S2的两倍
飞机从图中A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西北—西南 D.东北—东南

若B点两侧日期不同,则

A.A点的日期早于C点的日期
B.B点恰好是当日12点
C.C点比B点迟6小时
D.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小于全球的一半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2题。

M城气温比周围气温高的原因

A.谷地、地势低 B.河流调节作用
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D.地热资源丰富

若图中有大河,请判断大河流向

A.由西向东 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 D.无法确定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9~30题。

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

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1100年
C.公元1100~1300年 D.公元1300~1800年

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
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
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
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

读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随日期变化图,(设黑夜太阳高度都为0°)回答26~28题。

该地的纬度为:

A.60°N B.65°N
C.70°N D.75°N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日期该地出现极昼现象
B.②日期表示北半球夏至日
C.③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白昼④日期比③日期长

当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值等于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其持续的时间大约2个多月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D.其持续的时间大约4个多月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据此回答23~25题。

此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积雪融水

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此河流水位高于58米时可通航,据图判断通航时间大约有

A.210天 B.240天 C.300天 D.366天

表中的四个地点有三个位于我国,读四地的部分气候资料,回答20~22题。
四个地点中,不位于我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关于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濒临海洋,所以①地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大
B.表中②地年降水量小的原因是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表中③地夏季多雨的原因主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D.由于海拔高,故④地气温年较差较大

关于四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是雨热同期
B.②地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C.③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D.④地应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