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材料二:“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材料三:下表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和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 |
全国 |
109906064 |
河北道 |
21029924 |
河南道 |
22467641 |
(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
(1)材料一体现唐朝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家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4)材料五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有关民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尚书》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4分)
材料五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4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
材料六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击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5)根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2分)
(6)古今中外不同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 瓦特和蒸汽机
图二爱迪生和电灯
(1)上面两幅图都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们体现了哪两个生产发展的时代?
(2)上图所示工具的推广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3)图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与图一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开展国家及部门等方面具有哪些显著优势?
材料阅读题(37题14分,38题14分。39题为附加题,有能力的同学选做)
材料一 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冲天的焰火、铺张的画卷、跳跃的活字和金灿灿的司南。它们分别代表着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强化了这一事实,中国不但是个文明古国,而且还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的技术大国。
—— 新华网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流入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了重要的作用。造术和印刷术替宗教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三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从材料一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在料————
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⑴ 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⑵ 中途岛海战美国为什么会以少胜多?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谈谈你的想法。
⑶ 中途岛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