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分布区的是( )
A.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 B.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 |
C.福建省、台湾省等地 | D.西双版纳雨林 |
下图反映了某一城市从建国到2000年的城市面积的扩展。读图,完成16-18题。图中直观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中
A.城市人口的增加 |
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
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
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 |
图中2000年,该市出现了卫星城,这属于
A.城市郊区化 | B.逆城市化 | C.再城市化 | D.城市群 |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该图同时间接反映了其他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
B.乡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迁移 |
C.城市规模变大,其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 |
D.出现了卫星城,证明了该城市不会再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城市问题 |
读“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完成14-15题。下列各年份中,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最高的是
A.1950年 | B.1960年 | C.1970年 | D.1980年 |
总体来看,近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加速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 B.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 D.城乡之间的人口政策不同 |
读“城市分布图”,完成12-13题。如果要在该城市中心建商务区,应建在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0-11题。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 B.交通条件 | C.人口分布条件 | D.早期商业活动 |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9题。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
A.较高的出生率 | B.较高的死亡率 | C.生育时间缩短 | D.亲子年龄增加 |
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A.顺应民意 | B.增加劳动力 | C.鼓励垦荒 | D.奴化民众 |
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人口变化的是
A.美国 | B.英国 | C.中国 | D.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