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
据大河报报道:自古以来,长江和黄河各自奔流不息,互不相犯。昨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的贯通,在黄河下30多米,一条长达4.25公里的隧洞打通,这意味着,2014年,长江水可以通过隧洞从黄河下面流过,给京津等缺水地区供应长江水。穿黄工程被誉为“高、精、尖、难、险”工程的化身,被称为“咽喉工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在挖掘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攻克了76.6米超深地下连续墙,解决了55米超深地基加固等技术难题,无论是大小还是深度,都属国内第一。
(1)南水北凋工程实现了长江、        、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2)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地下隧洞和架空渡槽两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地下隧洞。请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方案
是否占空间
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
是否影响航运
成本高低
地下涵洞
 
 
 
 
架空渡槽
 
 
 
 

 
(3)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之一是华北,华北的气候类型为          ,容易出现    旱,土地常会因为不合理灌溉而导致             ,请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全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甲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乙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2)图乙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是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4)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中原经济区产生的影响有

读三峡某小流域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流域内2001年农业收入构成表。

农业总收入
种植业收入
林业收入
牧业收入
渔业收入
种植业收入比例
780.52万元
525.03万元
8.33万元
224.2万元
22.96万元
67.26 %

材料二:流域地形图。

(1)结合该流域特点,A河段主要的利用方式有
(2)根据流域自然特征,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样的农业结构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3)为实现该流域可持续发展,当地规划将该流域划分为林草区、果林区、种植业区三类农业区。请将区划类型填入下表。

区域
农业区划类型
Ⅰ(小于300米)

Ⅱ(300-500米)

Ⅲ(500米以上)

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发育了冲积扇的是,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2)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的环节。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该河流主要参与了 __循环。
(3)图中洋流向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4)该地沿海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其成因是

( 10 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石油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氮,是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之一,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
材料二我国东南部某城市二氧化氮浓度实时监测图(下图 )

(1)分析该城市大气中二氧化氮峰值出现在哪些时段及最可能的原因? ( 4 分)
(2)简述降低该城市二氧化氮含童可以采取的措施。( 6 分)

( 10 分)自然灾害
读下面我国近500年水早灾害频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水早灾害分布及发生频率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灾比较严重,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及该采取的合理措施。 ( 6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