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产物。
Ⅰ.装置D的作用 。
Ⅱ.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 。
Ⅲ.(1)假设2成立的反应方程式为 。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2mol.L-1HCl、1molL-1BaCl2、2mol
L-1HNO3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
步骤2: |
|
步骤3: |
|
同周期中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条件一定能判断出的元素有几种,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已知D单质在F单质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化合物,请分别写出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1 mol 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恰好完全反应,则等物质的量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消耗_____________mol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有A、B、C、D、E五种元素。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A和E同族,A与C、B与E原子的电子层数都相差2,A、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4。
(1)写出元素符号: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2)A和C能以原子数1∶1形成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Y和X的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1 mol Z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6 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应生成X和Z,单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族,B、C同周期;C是F不同周期的邻族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A、B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E和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由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化合物如下图所示:
化合物 |
甲 |
乙 |
丙 |
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
N(A)∶N(C)=2∶1 |
N(A)∶N(C)=1∶1 |
N(B)∶N(A)=1∶1 |
化合物 |
丁 |
戊 |
己 |
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
N(D)∶N(C)=1∶1 |
N(E)∶N(F)=1∶3 |
N(B)∶N(F)=1∶4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化合物己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1 mol乙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3)化合物丙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实验室制取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F的单质与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盐置于戊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已知W、X、Y、Z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X是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2)XY2与Z2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阳离子所含电子数与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