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⑥气候类型受左图中           (气压带风带)控制(填字母)。
(2)图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3)试分析③气候类型在亚洲南部分布最典型的形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据海南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把海南岛划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大区域(见下图)读图、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在西部区域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岩石裸露,黄沙蔓延,散布着少量的仙人掌、野菠萝,海枣等野生植物,形成海岛荒漠奇景。
材料二:在海岛有一个区域农业科技人员说他是“育种的天堂”,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普通人说它是“天然温室” 。
(1)依据图文信息,分析材料一中荒漠的形成原因。
(2)请你指出材料二中的“种子基地”最有可能是图中五大分区的哪一区域?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作为“种子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3)海南东部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有人建议把观赏台风作为探险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788.5—1870
1841.5—1935
1894.5—2000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分)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4分)

图甲为“黑海周边政区图”、图乙为“黑海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中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概述黑海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
(2)根据图乙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图乙中资料,比较A、B 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5 分)
(4)推测城市A、B 两地附近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2 分)

圣托里尼是希腊大陆东南200公里爱琴海上的火山岛,位于36°23′N、25°27′E;岛上分布着特别的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碧海风光,以及特有的白房子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圣托里尼最大岛屿东、西两侧海岸的地形特征。
(2)分别说明岛上建有的港口和机场选址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
(3)阐述岛上“黑砾滩和黑沙滩,典型的阳光、蓝天,以及特有的白房子”这些景观形成的原因。

读南北美洲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后,回答问题。

资料: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下图中指向海洋的单箭头表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
(1)简述图中大陆西岸迎岸风的纬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受此影响,沿岸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图中甲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后将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试说出该现象的名称及简要成因。并就该现象对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做简要例举。
(3)图中乙、丙两地都有全球性的重要渔场,试比较说明两地渔场的成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