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洞察和批判。这些作品创作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文中“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

A.反帝反封建 B.反对外来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君主专制统治 C.天朝上国思想 D.闭关锁国政策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C.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D.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