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 B.![]() |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
杰斐逊在某文件初稿上有这样一段话:“……他(英王乔治三世)诱骗他们,并把他们运往另一半球充当奴隶,或使他们惨死在运送途中。”但是在签署这一文件时,本段内容却被删去。下列对这件事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A.这个文件是《人权宣言》 | B.反映了这个文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
C.这段话是对奴隶制的谴责 | D.之所以被删去是因为南方代表反对 |
某书中有这样的描述:“1661年1月的伦敦……一群面露凶相,怀着强烈复仇情绪的国王的忠实部属……将克伦威尔、爱尔顿和布拉德肖的尸首拖了出来,装上木架,拖着游街,然后裹上镣铐,吊在土贝恩的绞刑架上。这是对已死的‘弑君者’宣判和执行的所谓‘绞刑’……”文中的“国王”应该是()
A.詹姆士一世 | B.查理一世 | C.查理二世 | D.詹姆士二世 |
洛克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权力分配上“立法权和执行权该由不同的人员行使”“而如果执行权和对外权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的手里,这就会使公共的力量处在不同的支配之下,迟早总会导致纷乱和灾祸。”由此可见,他认为()
A.三项权力应该由三种不同的人掌握 | B.国王只能掌握执行权 |
C.执行权和对外权应该由国王掌握 | D.立法权和对外权可以由一人掌握 |
英王詹姆士一世以“君权神授”为幌子,极力鼓吹王权的至高无上,因此被法国国王讥讽为“基督教世界中最聪明的大傻瓜”。他()
A.正式规定教会的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
B.接受议会通过的《权利请愿书》 |
C.鼓吹“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 |
D.肆意运用“君权神授”,但也承认法律至上 |
阿奎那说:“……这个王国的职务不是交托给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是交托给神父,以便使世俗的事务仍旧和神的事务有所不同:并且,特别是,这个职务是委托给祭司长、彼得的继承者和教皇、罗马教皇的。”他这段话体现的含义是()
A.王权高于一切 | B.教权高于王权 | C.建立中央集权 | D.君主政体是最好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