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
C.含有0.1 mol·L-1Ca2+溶液在中:Na+、K+、CO32-、Cl-![]() |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3+、NO3-、SO42- |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 | B.降低温度 | C.增大CO 的浓度 | D.更换催化剂 |
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中会使测定结果(碱的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后,俯视读数 |
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了10 mL蒸馏水再滴定 |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
D.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留有气泡即开始滴定,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
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pH等于
A.9.0 | B.9.5 | C.10.5 | D.11.0 |
pH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 | B.X>Y=Z | C.X<Y=Z | D.X=Y<Z |
下图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如下,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 B.t2~t3 |
C.t3~t4 | D.t5~t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