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减税,主要是从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着手,其落脚点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在调节收入分配、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继续推进实施结构性减税计划,这将会使6000多万居民一年增加可支配收入600亿元,63%的个体工商户得到实惠,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有人认为实施好“结构性减税”计划,是政府部门的事,与我们公民无关。请你运用材料,运用“公民与政府”的有关知识评析此观点。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账”,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8分)
材料: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发展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针对材料中发展观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12年9月21日,教育部社科委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2012年度工作会议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教育部已制定未来三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八项计划,将投资20亿元对八项计划实施予以支持。八项计划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计划、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体系建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资政服务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广计划、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数字人文建设计划。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8分)
(2)有人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也是人人都有的学问。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6分)
2006年4月26日,欧盟驻华代表团一等秘书丰儒狄称,令人期待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将成为今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企业对接活动之一,它也将是迄今为止欧盟亚洲投资计划项目下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活动。
辨析:欧盟大力发展和中国的合作关系是由中国的国家力量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