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结构式是某种食物蛋白质被人体胃蛋白酶分解后的末端部分:

(1)这部分结构式中有          个肽键,它的氨基酸序列是由          决定的。
(2)左端第一个氨基酸的R基是                      
(3)胃蛋白酶需要的适宜条件是                                       
(4)人体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请据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2)在10℃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温度在℃时真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3)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原因是
(4)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在一群体型一直较正常的牛群中出现了一头矮生雄牛,某研究小组在讨论该矮生雄牛形成原因时,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种群中某一个体产生了隐性突变,该突变基因随着个体间的交配,在群体中得以扩散,矮生基因携带者交配后发生性状分离产生该矮生雄牛。
观点二:由于非遗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因素引起的。
观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设计一个杂交试验,根据子一代杂交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说明:若是遗传因素,则这一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杂交试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观察子代的表现。
(2)杂交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出现情况,则观点一正确。
②若子代出现情况,则观点二正确。
③若子代出现情况,则观点三正确。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写出4个纯合品种:紫色(紫)、红色(红)、白色(白甲和白乙)的基因型,(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紫色(紫) 、红色(红) 、白色(白甲 、和白乙 、)。
(3)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小麦的高秆 (D) 对矮秆 (d) 为显性,抗锈病 (T) 对不抗锈病 (t) 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 F1全为高秆抗锈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 236 株、高秆不抗锈病为 78 株、矮秆抗锈病 79 株、矮秆不抗锈病为 26 株。试分析回答:
(1) 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2) 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3) 在F2新出现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 _________ 。
(4) 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是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在利用题中亲本培育过程中,应在代选出矮秆抗锈病小麦,然后,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为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下列三个图为真核细胞内三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所表示的三个过程在细胞核内完成的有       (填图示的番号),属于基因表达的有(填图示的番号)。
(2)图一所示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周期的   期;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在细胞周期的期分开。如果图二中是以C链作模板链合成A链,参与该过程的酶是
(3)含有密码子的链是(用图中字母回答),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种。
(4)图三所示的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在人体的。

A.乳腺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神经细胞

(5)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控制      来直接影响性状,二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