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 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宋朝 |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
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
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这一法案( )
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
C.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
D.标志美国主导世界经济 |
盛宣怀,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商父”。李鸿章曾形容其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有学者却认为盛宣怀这类天才型官商的出现是中国商业进步的一个悲剧。对他这样说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必然会失败 |
B.其倡导的官督商办的模式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官商逻辑使洋务企业过度依赖垄断权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
D.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企业必然会受外国资本主义控制 |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
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
A.牛耕技术支配家庭规模 |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
D.促进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