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诗歌阅读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①。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①注:机,织机。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诗歌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梅花
苏轼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注】这首诗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⑴诗中的梅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有着怎样的品格?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怎样抒发这些思想感情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净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⑴、请概括这首词描绘的鸿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⑴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⑵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口送友人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杭州故宫二首(其一) [宋]谢翱
禾黍①何人为守阍②?落花台殿黯销魂。
朝元阁③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
【注释】①禾黍:指国亡之悲,此处代南宋故宫。②阍:多指宫门。③朝元阁:唐代长安骊山上的阁名,它与华清宫、长生殿都是天宝年间唐玄宗、杨贵妃经常游宴的处所。此处借用泛指杭州故宫的建筑。
(1)唐代诗人朱庆馀《宫词》云:“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这首诗和谢翱诗都写到了鹦鹉,但两者的作用不同,请作赏析。(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