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
C.七、八句借助景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在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安然的宿在梧桐之上。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调 笑 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
一声愁绝。
调 笑 令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
无穷日暮。
(1)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戴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早寒有怀
盂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诗的题目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答:
(2)本诗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