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 B.民族主义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下列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
B.从“左”的冒进到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 )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
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
D.“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执行 |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的出版时期为( )
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解释准确的是( )
农轻重产值比重变化表(%)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1962年 |
33.3 |
30.3 |
36.4 |
A.三大改造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B.“大跃进”运动提高了农业和轻工业产值
C.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二五”计划后期我国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
下面是1957年和1960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