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   
兴盛。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各政体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君主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掌握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