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从近代历史看,英国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为( )
A.开创了代议制这一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形式 |
B.创立了责任内阁制,实现了资产阶级对政权的控制 |
C.创立了议会制度,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
D.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政治 |
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是指( )
A.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B.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
C.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
D.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批判神权统治 | B.鼓吹人性解放 |
C.倡导思想自由 | D.反对君主专制 |
“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人生而平等”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