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部分相同 |
B.人体营养不良时,会使A液增多、C液减少 |
C.③的有氧呼吸产物不能参加体液调节 |
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C液中进行 |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成为实验的变量 |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以确保单一变量 |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不一定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 |
5分钟的现象 |
再过5分钟 |
滴加清水5分钟 |
|||||
① |
0.3g·ml-1蔗糖溶液 |
x |
无变化 |
质壁分离复原 |
||||
② |
0.5g·ml-1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y |
无变化 |
||||
③ |
1 mol·l-1 KNO3溶液 |
质壁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 |
z |
||||
④ |
1 mol·l-1 醋酸溶液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中的一系列变化的特点,推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②③④,推测现象和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是()
推测现象:
a 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动
b 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
c 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 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
推测理由:
① 许多生物器官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②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质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③ 在没有核的细胞质里,也残存着分裂的能力
④ 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
A.a-① | B.b-② | C.c-③ | D.d-④ |
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 | B.丁和甲 | C.丙和乙 | D.乙和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