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外源目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下图表示构建重组质粒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和②中常用的工具酶是 。
(2)经过①和②步骤后,有些质粒上的 基因内插入了外源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
(3)步骤③是 的过程。为了促进该过程,应该用 处理大肠杆菌。
(4)步骤④: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上培养,目的是筛选 。能在C中生长的大肠杆菌有 种。
(5)步骤⑤:用无菌牙签挑取C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D(含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和E(含四环素)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于(选填“D”或“E”) 上,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来。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________的刺激,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大或小),维持血糖水平。
(3)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医生接待了因手被割伤前来就医的甲、乙两位病人,在详细询问后,决定给接过破伤风疫苗的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为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和是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叫做免疫。
(2)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
进入机体内的外毒素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使之丧失毒性,这是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免疫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等,此过程中T细胞的作用是。
(3)甲注射的破伤风类毒素是破伤风外毒素经甲醛作用4周后脱毒形成的,从免疫学上说类毒素属于。
(4)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体内记忆细胞就会迅速经过过程,形成大量的,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10分)下列丙、丁分别是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和突触结构示意简图,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物质。
(1)在进行膝跳反射时,①与②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神经冲动主要是由于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离子变化产生的形成。
(2)小王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将手缩回。这说明
(3)丁是丙中③的放大图。丁显示的是个细胞的部分结构。
(4)④中的神经递质a是通过方式进入⑤。⑥一般是神经元的部分的细胞膜。参与b物质合成的细胞器包括(至少写4个)。
(5)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比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慢,原因在于前者。
(8分)图1表示植物甲、乙的部分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图中横坐标的单位是千勒克司,纵坐标的单位是mg/(100cm2叶·小时),已知植物甲对光的需求较乙大些。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若①是NADPH,③是 ,⑤和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2)图2中的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在光照强度为P时,可发生图l中的 过程(填字母abcdefgh)。
(3)当光照强度为r千勒克司时,植物乙的光合作用强度为 ,该点影响植物甲、乙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4)如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某兴趣小组欲探究温度对植物甲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得到的结果。
①分析图可知,其中的 (“实线”或“虚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较两曲线可看出,与 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装置或操作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表示过程,该操作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现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上述操作时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可以(写出一种方法)。
(2)如图乙,往色谱柱中加样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在进行④操作前,应该等样品,且要(填“打开”或“关闭”)下端出口。
(3)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