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格局和地理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  图是1990~2005 年我国气候变化类型示意图。

材料二 图是 1990 年以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

图例说明:
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  3.旱地—水田转换区
4、5.耕地—城镇转换区  6.草地—耕地转换区
7.开垦与撂荒交错区  8.水域变动和城镇扩张区
9.林地—耕地转换区  10.草地—人工林交错转换区
11.沿海城镇扩张区  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
13.稳定少动区
材料三  图是1990~2005 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轨迹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①我国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气候变化下,东北、华北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什么变化?
(2)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长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在农业地域类型上发生了什么转变?
(3)①1990 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重心轨迹变化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它深刻改变了历史上我国粮食贸易与运输的________格局。
(4)①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变化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②该变化促使了我国加快工程的________建设。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山脉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的平原名称是: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3)图中的河流名称是:
E________,F________。

读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右图中河流A为____(国家)的_____河,B为____河,C为____山脉、B河为A河的___(一级/二级)支流。
⑵为了加强C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该国政府在C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大小水坝71座,这些水坝在___、___、___、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养殖、灌溉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A为___省,该省___资源丰富,为了向外界输送该资源,修建的铁路线B是____线、C是____、D是焦-兖-日铁路线。
(2)该省图中资源的开发条件是:①____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_____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为了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该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__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___(国家)境内。
(2)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3)右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理事物是_______;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___。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___________,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系统则很难恢复。

读“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_____,干旱程度_____。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下降,其实质是____的退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