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最终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前后,不同类型的两种企业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所占比重变化表

 
甲午战争前
甲午战争后
商办企业
22.4%
70%
官督商办企业
77.6%
30%

材料二: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1)自1895年开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重要企业。(2)1901年,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对沿海滩涂进行开发;规划农田水利,建立产棉基地,发展农业。(3)本着“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思想,张謇辟道路.兴河运。1901年创立大生轮船公司,到1918年,公司有小轮20艘,行驶于以南通为中心所辟的10条行道上;此外他还修建了港闸公路等。(4)南通一带屡有水患.张謇遂以私人身份聘请各国水利专家.商讨南通治水策略、运用科技治水,修堤筑坝并举。(5)张謇开展的城市文化教育建设主要包括:1902年自筹资金建设通洲师范学校,翌年建立;1905年建翰墨林印书馆;1909—1912年办商业与医学两所专门学校;1914年建图书馆等。(6)此外,张謇还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了不起的“早期现代化试验。”                 ——摘自“南通市市政建设网”
材料三: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所反映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采取的措施涉及哪方面。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为什么?
(3)、据材料四的地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张謇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办的企业大部分都在南运河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片是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观察下列一组图片:

图1 长期议会通图2 处死不可一世图3 克伦威
过的《大抗议书》的暴君查理一世尔驱散议会

请回答: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被戏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根据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革命中“试验”过的政体。
(2)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采摘胜利的“金苹果”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
(3)根据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1872年月,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
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
(2)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王安石
材料二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是爱兹哈尔清真寺,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校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他还创办了世俗中学和小学。这些学校属陆军部管辖,实行免费教育,学生食宿在校,还能领取少量津贴和衣服。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王安石对教育进行了怎么样的改革?
(2)根据材料二,根据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
(3)以上两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礼情况
新式婚礼情况
1.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问名(互易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俗称“放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主要事项)
5.纳彩(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娶亲
7.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引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的图片,指出清末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请你指出新式婚礼比旧式婚礼的进步之处有哪些?
(3)请你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

领域
表现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 ① 、轮船和 ② 
通信工具
邮政通信、 ③ 、电话

              
(4)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极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0年前,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时,正值世界经济进入又一个低成本生产时代,发达国家把制造业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为的是使用更便宜的资源。
—清华大学侯若石《机遇还是陷讲》
材料二 《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是指?
(2)结合材料指出当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有哪些?
(3)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