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 | B.有继承地发展 | C.艰巨曲折地发展 | D.在沉沦中上升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结构解体 |
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
C.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 |
D.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
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①始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②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这一历程推动了世界连成统一整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