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作为一种含有亚硝酸盐食品。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g—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卫生部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①制作泡菜的原理(方程式表示) 。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玫瑰红色。先使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 ,可以估测出泡菜液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溶液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了 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④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 ,
理由是 。
⑤制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实验材料本身的各项指标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 相同。
⑥从第三天开始,定期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帮助该小组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
(6分)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⑷用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
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到酶E1、 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 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
⑴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E2是酶。
⑵在酶E1、E2、E3中,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理由是。
⑶表二试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
请根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答:
⑴如果该细胞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则紫色色素存在于[ ],图中⑥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组成是。
⑵该细胞中的主要多糖有。
⑶能合成磷脂的细胞器是[]。从②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⑷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则发现该细胞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斐林试剂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某同学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产生了一些疑问,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的探究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试图通过上述实验解决什么问题?。
(2)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B.;C.。
(3)上述试管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号试管。
(4)要使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还必须做处理。
(5)若将苹果汁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探究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A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在动物细胞中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2)物质c是,其形成的C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成色。
(3)在物质b中,人体内细胞中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b叫做。
(4)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种。物质E的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是由e的决定的。
(5)物质d是____________,属于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