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型学习,拟定了些研究题目。下列题目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
| B.《百家争鸣:中华文化的巍峨高峰》 |
| C.《铁器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
|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单一,家具陈设简单,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服装的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百姓的餐桌也日益丰富起来。以上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
| B.中国人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 |
| C.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因素影响明显 |
| D.中国人的生活品味不断提高 |
有一浙江商人,1980—1992年间因做买卖三次入狱,又无罪释放,引起各方对其是否合法经营展开激烈争论。此事例不能说明( )
| A.民营经济发展道路坎坷 |
| B.改革开放初期立法滞后 |
| C.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刻 |
|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
2012年9月,经历了百年沉浮的河北省“泊头火柴”最终破产,资产被处置拍卖。整整100年,作为亚洲最大的火柴厂演绎了一个企业的百年兴衰史。下列有关该企业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其创立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 |
| B.一战期间可能得到了较快发展 |
| C.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优先发展的契机 |
| D.其破产体现了市场经济原则与要求 |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
|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
|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
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 )
| A.我国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 |
| B.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
| C.我国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 |
| D.我国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