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这说明(   )

A.东汉末年普遍盛行分封制 B.封建相权严重威胁君主专权
C.曹操取代汉室建立中央集权 D.御史大夫的职责为监察百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洋(机)纱排挤土纱过程”的数据表。结合所学知识推测,“①”和“③”合理的年份分别应是

年份
①年
某年
③年
土布消用棉纱(土纱+洋纱)总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其中:土布消用洋(机)纱量(万担)
2.5
3.5
143.4
比重(%)
0.40
0.56
23.42


A.1757 1800 B.1840 1894
C.1901 1922 D.1937 1948

有学者说: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挟持幼主,权倾朝野。顺治朝修史夸赞他的功绩,回避其杀害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修史记录了他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修史时则为称述先祖功业肯定了他的功绩。这位学者意在
①强调史学理论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
②指出政治需要损害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③倡导对同一历史人物必须要有不同的评价
④说明古代官修史书具有政治说教的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明代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下列对这些地区上述经济现象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经济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 B.家庭手工业较为普及
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了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
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
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
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

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各有鲜明特色,其中包括: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下列各组思想家中,其思想符合上述特色的是

A.孟子苏格拉底 B.孟子普罗塔戈拉
C.墨子芝诺 D.韩非子塞内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