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
| 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
| B.唐玄奘西行天竺 |
| C.文成公主入藏 |
| D.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 |
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 A.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
|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
|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
| D.他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
欧亚大陆两端的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上述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 |
|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
|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
关于马丁•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
| B.使一些国家和地区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
| C.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基督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
| D.它违背了基督教的本意,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
下图是15世纪著名画家扬·凡·爱克的名画《圣母与掌玺官罗兰》。画中掌玺官脸容强悍,目光尖利,眼中倔强的线条反映出他顽强的个性。他不像是在景仰着圣母,更像是在盯着圣母的脸看。圣母显得贤淑优雅,仍然是哥特式绘画里的人物,但掌玺官已完全走进肖像画的现实世界了。该画作旨在宣扬
| A.人文主义 | B.禁欲主义 |
| C.蒙昧主义 | D.神秘主义 |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由此可见,促使歌剧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古希腊哲学 | B.文艺复兴 |
| C.新航路开辟 | D.宗教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