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之际,某中学民族班高二学生以“改革开放30年成就——民族篇·印象广西”为主题,设计了一期黑板报。请你阅读黑板报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版面一:为民解忧促和谐        
南宁市政府通过创新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中心,建立中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这一完全由政府出资打造的公共产品涵盖了公安、消防、青少年心理热线、物价投诉和市长热线等十多个方面。可以说在南宁无论您有什么急事难事、大事小事,只要记住了一个电话号码,打到这儿,就可以及时解决您的问题。政府为民解忧,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肯定和赞誉。不少居民表示,政府努力为我们着想,我们更要支持政府的工作。
版面二:山歌唱出大产业
在改革开放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文化主要充当“搭台”的角色,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唱起了主角。近l0年来,广西走出了一条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路子。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从l999年开始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节,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广西特色相结合,展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印象刘三姐》以炫目的光彩照亮了广西的山水人文,其票房收入已达5.2亿元;汇集广西12个民族歌舞的《八桂大歌》已在海内外20个城市演出了160多场。
(1)从版面一所提供的信息中,你能感受到政府权威是如何树立的吗?(12分)
(2)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文化功能的什么变化?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
(3)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概括版面二的内容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启示。(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安徽各地正在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这引起某班兴趣小组的探究,请加入进来完成下列研究
材料一:在文化乐园建设中,安徽坚持公有资源与非公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建设形式标准化;加大财力保障,推进资金投入标准化。此外,构建长效机制,推进运行管理标准化。省里制定统一形象标识 牌,编写《操作手册》;明确试点村“两委”有1人分管,每个农民文化乐园配备1名专职、2名兼职管理人员;建立群众需求征集、服务评价反馈等机制,真正带动一片区域、活跃一方文化、幸福一批群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安徽省是如何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
材料二:在文化建设经费使用、文化项目建设、特色文化活动开展等过程中要让农民参与决策,了解其文化需求.提升其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文化形式和内容与村庄实际及村民生活密切关联,不断培育村庄文化特色,把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成为广大农民乐在其中、奋发进取、和谐幸福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安徽各地在建设农民文化乐园的决策中,政府和公民是如何良性互动的。
材料三: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平台,安徽将农民文化乐园定位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功能定位标准化。
(3)结合材料三,请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安徽省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12 分)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6月北京市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2014年8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相关举措:有序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支持各类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对认定为高新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让科技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支撑。
材料三: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完善,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不能形成相互扶持的产业链。许多科技投资领域仍然由政府来“埋单”,惯性思维依然存在。
(1)概括材料一中北京市2014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特点。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一、二,评析国务院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 “政府的职能”的知识,为解决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并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提出相应的科学方法。

刘磊与刘松是好朋友。一日,刘磊找刘松借了2万元钱,并写了借条。半年后刘磊还了1万元,还有1万元没还。年底刘松又向刘磊索要欠款2万元,刘磊说已经还了1万元,刘松不承认刘磊已经还过款,两人发生纠纷,刘松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刘磊返还欠款2万元。最后法院判决刘磊还款2万元。
上述案例中刘磊为什么要多还款1万元?

黄某从A地乘汽车去B地,但车到中途车主便以车坏了为由让黄某下车,黄某被扔在半路并且车主不肯退还车费。黄某气愤之余,向人民法院起诉车主并要求赔偿损失,但黄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1)案例中的黄某应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谁承担举证责任?
(2)黄某为什么败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王某和张某是邻居,王某院子里有一棵大树因下雨被大风刮倒,把张某的厨房砸坏,事后张某请建筑工人修房花
了1 200元,王某也没有表示要承担责任的意思,张某很生气,想获得赔偿,但又不想“打官司”。
(1)张某为什么不想“打官司”?
(2)你认为他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纠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