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 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仅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
B.开头两句化用古人诗句,来比自己眷恋京邑的心情。“望”字是贯穿全篇的线索。 |
C.“白日丽飞甍”的“丽”字有使动意义,生动表现了夕阳映照下屋脊色彩明丽的特点。 |
D.“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情景交融,流露诗人对归期难料的惆怅与伤悲。 |
12.谢脁的诗,诗风自然朴素。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请你分析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运用怎样的技巧来描写景物的? 着眼全诗,这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其一)秦观[注]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秦观:北宋著名诗人,先后多次贬官遭徙,一生潦倒失意。请分析“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效果。
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本首宋词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抒发了什么情?作者又是借助了什么景(试举两例)巧妙的抒发了这种情?
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在其前冠以“寒”,其后缀以“碎”,前人评为极妙,你认为呢?请选其中一字,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边事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①,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②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①青冢:指汉朝王昭君的坟墓。②蕃:指吐蕃。大中十一年,吐蕃以河湟降唐,唐代西部边塞地区一度出现和平安定的局面。
(1)有人说首联“征人倚戍楼”中的“倚”字可改用“守”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2)颈联描绘了边地怎样的景象?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①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1)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战士形象,并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诗?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