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 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还
原性I->Fe2+>Br->Cl-)
A.7∶1 | B.7∶3 | C.7∶2 | D.7∶4 |
如图是钾、氧两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是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该结构与的结构相似。
A.NaCl | B.CsCl | C.干冰 | D.SiO2 |
钾、氧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K2O | B.K2O2 | C.K2O3 | D.KO2 |
下列对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
C.每个 O2-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K+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
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1 |
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10 mL 0.1 mol / L氨水与10 mL 0.1 mol / L盐酸混合, c(Cl-)>c( NH4+)>c(OH-)>c(H+) |
B.10 mL 0.1 mol / L NH4Cl溶液与5 mL 0.2 mol / L NaOH溶液混合, c(Na+)=c(Cl-)>c(OH-)>c(H+) |
C.10 mL 0.1 mol / L CH3COOH溶液与5 mL 0.2 mol / L NaOH溶液混合, c(Na+)=c(CH3COO-)>c(OH-)>c(H+) |
D.10 mL 0.5 mol / L CH3COONa溶液与6 mL 1 mol / L盐酸混合, |
c(Cl-)>c(Na+)>c(OH-)>c(H+)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 NH3+H+ = NH4+ |
B.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CO32-+H2O =" 2" HCO3- |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 Al3++3AlO2-+6H2O = 4Al(OH)3↓ |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 |
amolFeS与bmolFe3O4投入到VL cmol/L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只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是Fe(NO3)3和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为
A.(a+3b)mol | B.![]() |
C.![]() |
D.(cV-3a-9b)mol |
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
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
②焙烧:2PbS+3O22PbO+2SO2;
③制粗铅:PbO+CPb+CO;PbO+CO
Pb+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B.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 |
C.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molPb共转移2mol电子 |
D.将1molPbS完全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g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