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 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还
原性I->Fe2+>Br->Cl-)
A.7∶1 | B.7∶3 | C.7∶2 | D.7∶4 |
不用其它试剂鉴别①KNO3②Ba(OH)2③MgCl2④CuSO4四种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
A.①④③② | B.④③①② | C.④②③① | D.②①③④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B.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25mL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
C.过滤可以除掉粗盐中可溶于水的杂质 |
D.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干冰、铁、氯化氢 |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
C.烧碱、液态氧、碘酒 | D.空气、氮气、胆矾 |
已知丙酮通常是无色的液体,与水互溶,密度小于1 g/mL ,沸点约为55℃。要将水与丙酮分离出来,选择的方法是()
A.蒸馏 | B.分液 | C.过滤 | D.蒸发 |
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在此过程中Na2SeO3的作用是()
A.氧化剂 | B.还原剂 |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以上均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