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字发明的影响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
|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
|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
|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
|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
|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
|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这一主张
|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
|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
|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
|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
梁启超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高贵产品之一。”他评价的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
| C.李贽的《焚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