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的时代不同 | B.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
C.思想观念不同 | D.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 B.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C.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 D.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
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
B.导致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
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
D.列强的资本输出迫使中国政府鼓励民办企业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曾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只比欧洲大陆上某些小王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那不勒斯稍微多一点点,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导致“奇怪的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
C.中国的小农经济大量存在 | D.中国市场没有开发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B处的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