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该材料表明
①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②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③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④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涉及
| A.共同镇压中国革命 | B.割地、赔款和开埠 |
| C.英国、法国和日本 | D.损害中国关税自主权 |
19世纪上半期,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
| A.急需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 | B.中国地大物博且人口众多 |
| C.清政府内部统治出现危机 | D.资本积累需大量贵重金属 |
以下对历史上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以后成为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
| B.注重选拔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
| 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
| D.客观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机构办事效率 |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明朝废除丞相,分权六部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