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tg![]() |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 公式 ![]() |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用轻绳将小球悬于O点,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60°角,小球处于平衡状态,要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是
A.90° | B.60° |
C.30° | D.0° |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微元法 |
D.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
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 则
A.F1=![]() |
B.F2="G" tan![]() |
C.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
D.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减小,F2增大 |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并于9月27日实现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如图1-1所示,宇航员翟志刚正在进行舱外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七号”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不可看作质点 |
B.“神舟七号”在“调姿”的过程中可看作质点 |
C.“神舟七号”在绕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照的过程中可看作质点 |
D.在研究“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速率时可将其看作质点 |
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 m, 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 则下列哪个选项正确的是()
A.![]() |
B.vb =" 3" m/s |
C.de =" 3" m |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