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
A.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B.他给儒学注入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新内容 |
C.他的主张被汉武帝所接受 |
D.他是当时的鸿儒,影响巨大 |
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东亚文明
A.取决于儒家学说 | B.来源于西方发展模式 |
C.借鉴了东西方文明 | D.照搬了欧美发展模式 |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人还骂他是丧家之犬,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
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了原有的真实 |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 B.爱惜民力的主张 |
C.“克己复礼”的主张 |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