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肼(N2H4)的燃烧热是53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反应放出的热约为
A.29.7 kJ | B.14.8 kJ | C.-29.7 kJ/mol | D.-14.8kJ/mol |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制取乙酸乙酯,应先将乙醇、乙酸混合,后加入到浓硫酸中 |
B.酸碱中和滴定中,应先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
C.配制SnCl2溶液时,应先将SnCl2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后加水稀释 |
D.用分液漏斗滴液,应先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打开漏斗上口的玻璃塞 |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洗涤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
B.只用溴水鉴别苯、CCl4、KI溶液、Na2SO3溶液 |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食盐水 |
D.为迅速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
A.用 25mL 量筒量取 18.63mL 盐酸 |
B.用托盘天平称取 12.15g食盐 |
C.用标准的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 NaOH 溶液32.30mL |
D.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 pH 为 5.0 |
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除去肾衰竭病人血液中的毒性物质,从而拯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法。透析的原理是()
A.蒸发 | B.电泳 | C.过滤 | D.渗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端 |
B.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 |
C.测定中和热时,为了减少热量损失,不要搅拌溶液 |
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