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 1937 |
16% |
4.4% |
7.3% |
| 1942 |
58% |
78% |
49%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继昌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对材料中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的沉重剥削导致了工人的反抗运动 |
| B.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
| C.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 |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进一步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汉代长安 | B.唐代洛阳 |
| C.元朝大都 | D.北宋东京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 B.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这充分说明了德意志皇帝( )
| A.注重摒弃专制主义传统 | B.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
| C.注意协调政府部门关系 | D.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