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科技长期未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古代市场长期发展缓慢 |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D.专制制度的阻碍 |
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奏:“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 B.外国资本主义支持民族工业发展 |
C.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 | D.民族工业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
阅读右图《中国古代人口、田亩情况统计》,分析1721年至1766年间人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改革了赋税制度 | B.隐瞒人口的现象消失 |
C.民族融合的速度加快 | D.战争减少,社会安定 |
下图为清朝乾隆时期中国某个城市的面貌。从飘扬的外国旗帜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城市是
A.上海 | B.宁波 | C.厦门 | D.广州 |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①科技发展加速化 ②科技发展日益社会化,政府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投资
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④开辟了用机器部分代替人脑的新时代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常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商业经济仍然繁荣发展,这是因为
A.商人对朝廷抑商政策暗中反抗 | B.抑商政策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现 |
C.整个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 D.从商易于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