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问题后,老师组织同学们针对“公有制经济”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些观点:
学生甲认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
学生乙认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
学生丙认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对立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就会制约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Z市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着力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惩处失职、渎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Z市在全市中小学统一开设法治教育课,通过电视、网络播放丰富多彩的、以反映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法律故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旨在增强市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的举措,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Z市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的举措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随着时代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动画片《熊出没》反映当代环保主题。它用熊大、熊二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斗勇故事教育了孩子,欢笑了孩子。出品者华强集团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产品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熊出没》的成功被看作是中国动漫行业崛起的信号。《熊出没》热播中引起争议,脏话、粗口问题负面效应。尽管各方对粗口判定意见不一,华强集团还是将已播出片集全部拿回重新配音整改。整改后的《熊出没》更好地传导“互助的情感、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这与当今时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致的。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华强集团做法的合理性。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公民普遍的法治信仰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真正的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复杂严密,也不完全体现在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1)结合材料,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就如何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我国立法法的修改过程:

2012年3月——201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立法法修改研究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201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 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14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会议对草案进行再次审议。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第二次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收到意见和建议5万多条
2015年1月
将草案发送全国人大代表。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对草案作了修改完善
2015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汇报,就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作出重要指示
2015年3月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对草案进行审议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我国立法法修改过程的认识。

2012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材料一:国务院2015年7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互联网+”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家所采取政策的依据。
材料二:2015年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推广随机抽查机制(即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机制,严格限制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坚持依法监督,无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各市场监管部门要公布抽查事项目录,逐项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等)会议要求,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及处理结果,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建立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为“随意执法”所扰,不越雷池合法经营。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阐释国务院会议要求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