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公民普遍的法治信仰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真正的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复杂严密,也不完全体现在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1)结合材料,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就如何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我国立法法的修改过程:

2012年3月——201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立法法修改研究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201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 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14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会议对草案进行再次审议。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第二次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收到意见和建议5万多条
2015年1月
将草案发送全国人大代表。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对草案作了修改完善
2015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汇报,就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作出重要指示
2015年3月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对草案进行审议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我国立法法修改过程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起草过程

2014年1月
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
2014年1月27日
党中央就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发出征求意见通知
2014年2月18日至25日
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
2014年8月初
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2014年10月23日
经反复讨论修改,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起草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14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 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1)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经济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谋划策。

当“例外”身随“第一夫人”彭丽媛频频亮相世界各地,几乎一夜之间,“例外”成了中国妇孺皆知的服装品牌。自成立以来,“例外”不断学习、吸收国际先进设计技术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一直秉持东方本土文化的原创精神,从布料到缝制、染色均贯彻环保理念,反对Logo化与过度物质化,注重精神追求的实现。在 “中国市场消费商品质量、信誉、竞争力调查”中获“同行业知名品牌/领导品牌”称号 。“例外”品牌创始人毛继鸿说:“例外”不做广告,我们选择的发展道路就是通过店铺和一些‘别人不能想象的活动’深入受众的内心,让衣服成为表达个人意识与品味素养的载体。首先定位好非常精准的高端用户人群,然后通过对这些用户的细致入微的服务得到这些用户的认可。这些用户会通过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帮助你建立起品牌,这时候再通过这些高端人群辐射到一般人群。”“例外”紧跟时尚,但是不跟风,她总是游离于大众潮流之外,却又在不断的创造着新的潮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企业可以从“例外”的成功中获得哪些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熊出没》是一部现在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他用熊大、熊二为保护森林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出品者是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隶属深圳华强集团。华强集团建设运营了方特欢乐世界,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拥有创意策划中心等九大研究所,环幕4D影院系统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画片累计出口15万分钟。专家称之为“想象力经济”“创意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该公司成功的经验。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创意经济的挑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表(单位:亿元)

年度
政府
层级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债务,下同)
政府或有债务
政府负有担保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2012年底
中央
94376.72
2835.71
21621.16
地方
96281.87
24871.29
37705.16
合计
190658.59
27707.29
59326.32
2013年6月底
中央
98219.48
2600.72
23110.84
地方
108859.17
26655.77
43393.72
合计
206988.65
29256.49
66504.56

注:2012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材料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审计署于2013 年8 月至9 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 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2778个县、33091个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2013年12月30日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材料三:从债务资金投向看,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支出投向情况如下: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 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项目支出37935.06亿元、土地收储项目支出16892.67亿元、交通运输实施建设项目支出13943.06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支出6851.71亿元、教科文卫项目支出4878.77亿元、农林水利项目支出4085.97亿元、生态建设项目支出3218.89亿元、工业和能源项目支出1227.07亿元。这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总计87806.13 亿元,占87.98%。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分析审计机关监督政府性债务的必要性。
(3)面对人均将近2万元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